全部評論: 0條
藝家人采訪設計師:楊磊
楊磊,畢業于鄭州輕工業學院數字媒體設計系,從交互設計到產品設計,不同領域的跨界挑戰,一直致力于產品創新,在一年半的時間內,跨專業拿下紅點,iF,博朗,IDEA等國內外設計獎項80多項,獎項攬括世界頂尖設計獎項大滿貫。這期間經歷也過很多“挑戰”,由于對設計發自內心的喜歡,讓他堅持到現在。
選你所愛
大一時就已確定自己會做設計,然后很有意識的去“認識設計,學習設計,增長經驗”,可以說大學的前三年時間里,楊磊都是這樣過來的。為了多元化學習,他在大四的時候“拿”起了自己喜愛的產品設計,與同學合作,不斷參加比賽,從最初的零入圍到現在的N多獎項。
那么,從零入圍到獲得N多獎項是如何轉變的呢?那就是作品的質量和對獲獎的渴望。楊磊告訴我們,初初開始他們參加比賽往往追求的是作品的數量、速度,卻忽略掉了作品的質量,到后面回過頭來看自己的作品,卻沒有一個是好的。其次是看自己對獎項的渴望。這山看比那山高,在我們全力以赴后獲得IF獎時,或許并沒有想象中的開心,因為后面還有更多獎項,紅點、IDEA、best of best 等比賽等著我們,于是這份對獎項的渴望就升華到對自我的挑戰,對好設計的渴望??傊?,歸結起來就是要對設計發自內心的喜歡。
作品《線機 LINE》
愛你所選
“為他人打拼”與“為自己打拼”付出的精力都是一樣的,想通這一點,于是他馬上叫上大學舍友到學校那邊去“小型創業”——“一種感動”設計工作室。
他說,“雖然很累,但是朝著三條線(自己的產品、設計培訓、設計外包)一直走下去,蠻有成就感的。不管怎么樣,不管我們人在什么地方,不管我們是否在設計一線的城市中,我們覺得不會變的東西還是就是我們想要做出好的設計,以及我們想要永遠挽著設定的目標在走。雖然這失敗的概率很高,但是還是就想涂個樂趣。想讓自己忙起來,我們也是有能力把設計這件事給做好的?!?/span>
愛之結晶
“寵愛”寵物用品情感化系列設計·憩
“寵愛”寵物用品情感化系列設計·尋
Q&A
Q1:看你的作品,比如“寵愛”寵物用品情感化系列設計,以及工作室名字“一種感動”,想問下,你是否傾向于設計的產品應該帶有感情?
A:厄..對,說實話,其實我們這個團隊一直合作的幾個主要成員,假如在一個設計公司或者企業的話,我們做的東西就會很偏實用的,偏數碼類,消費類的電子產品,因為這些是現在的市場上比較火的,市場需求迎合大的產品。
當我們嘗試做一些自己比較想要做的東西,或者做一些自己比較拿的出來玩的東西,我們相對想做一些比較偏生活的,偏家居類的,或者說比較偏創意的,而不是做一些市場上比較能接受,馬上能上綱上線,馬上能開模,馬上能生產,然后馬上能夠去銷售的東西。我們希望能夠通過我們的設計去倡導一個很好的生活方式體驗。
楊磊作品
Q2:我們知道設計的理想狀態往往和實際生產有落差,據了解,你最近在為桌面收納文具打樣,過程中有遇到什么問題嗎?怎么解決的?
A:肯定是會遇到問題的。我們做設計的過程中也是在不斷升級的,之前我們做概念,不考慮生產,不考慮打樣,只是說概念想的好就可以了,有創意就可以了。
然后慢慢開始就會想說,我們只是有一個好的概念也不行,我們也要做出一個好的模型。模型好的那個階段,我們會追求一個好的分機,讓這個模型能用,能上手。后面,到了參加工作,我們還要學會審成分,我們還要學會花最少的錢辦最大的事情。怎么樣能提升我們的工作效率,讓我們里面的結構不那么復雜,這就是一個設計師從一個初級階段慢慢成熟的必經階段。到了這個階段,基本上考慮我們的設計概念,把我們的打樣,變成一個實際可以操作的一個功能機。
下一個階段就是我們要把它一個產業化,去做一個商業上的一個東西,在這一個階段遇到的最大的一個問題是設計師不懂材料,不懂工藝,很容易和供應商發生一些分歧,這個分歧最重要的是你需要把他溝通出來,如果沒有很好的溝通,就會完成不了你想要的這種狀態。
所以這個階段遇到的最大的問題就是設計師只懂創意,只懂造型類的東西,他還不懂生產環節這個行業或者說產業化的這個行業,設計只是一個很小很小的一個環節,我們目前的這種經驗還是太年輕了,我們只是追求在自己的這個專業的細分領域上去努力,去把握,還沒有能力去做一個全局的把握,所以我們現在需要不斷的通過這些虛擬的項目和供應商進行交流和溝通,去學習。
作品《桌面收納文具》
Q3:和我們說說工作室將來的發展方向吧!
A:以后發展好的話就拿某一個產品出來創業,或者是我們的團隊以后在做設計方案上面越來越成熟話,就做設計外包,和大家做一個小的設計公司,做成一個這樣的一個設計團隊去運營起來。因為我覺得目前我們這兩個人的能力以及團隊的能力來說,真的不會差,在初級階段的設計師中能力比較好的,為什么不嘗試一下激發自己更多的潛能,坐以待斃,不嘗試,隨大流是我們所不愿的。這不是我個人的目標,也是我們共事的小伙伴的一些目標。
本文為藝家人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